close

乳癌化療不用怕 微脂體包覆少副作用

 

乳癌是影響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每年有逾萬名婦女罹患乳癌,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有29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劉峻宇指出,乳癌發生高峰約在45至69歲之間,有很多人以為年紀輕輕,罹患乳癌的機會很低。事實上,隨著飲食西化,國內乳癌有年輕化的趨勢,東方人又比西方人的乳癌高峰期年輕10歲左右。

飲食習慣改變 乳癌年輕化 

根據台北榮總的研究發現,台灣女性乳癌發生率每10萬人中有43人,而華人移民美國的第2代乳癌發生率則提高到每10萬人中超過90人,因此平日習慣吃漢堡、三明治、牛排等西式飲食的女性,更要注意篩檢。

另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更要留意。調查發現,有家族史的乳癌患者在台灣約佔10%,只要家族裡有女性在停經前曾發生乳癌,尤其是母親或姊妹,自身就有可能在年輕時發生乳癌,建議有家族史女性,年逾30歲更要每年檢查1次。

            

早期發現治療乳癌,不僅可提高婦女存活率,更能減少後續醫療費用的支出。
早期發現治療乳癌,不僅可提高婦女存活率,更能減少後續醫療費用的支出。

 

學習自我檢查 降死亡風險

醫師劉峻宇強調,乳癌的臨床症狀,包括:無痛性乳房腫塊、乳頭凹陷、乳頭異樣分泌物,尤其是帶血分泌物、乳房外型改變,局部凹陷或凸出,或是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紅腫或潰爛等,都是乳癌前期病變的危險警訊,不可小覷。

而月經週期比較短、晚婚或生育少等原因而少哺乳者,則因為乳房細胞持續受女性荷爾蒙的刺激,也會提高乳癌的機率。因此只要是女性,就是乳癌的高危險群;提醒女性應從有月經以後,就應學習自我檢查,以降低乳癌發生及死亡風險。

治療模式選擇 先評估期別

而要注意的是,若曾有1側發生乳癌的患者,另1側再發生乳癌的機率,每年會提高1%,因此另1側乳房最好每3個月就篩檢1次。而早期發現治療乳癌,不僅可提高婦女存活率,更能減少後續醫療費用的支出,同時是治療的最佳策略。

在臨床上,乳癌治療模式的選擇,會先評估癌症期別、腫瘤大小、癌細胞是否轉移等,並對癌細胞切片,進一步做腫瘤細胞化學染色,來確認患者乳癌亞型的分類(Luminal A、Luminal B、Her2、 Basal-like),再由醫師建議合適的治療組合。       

 

乳癌化療常讓許多女性患者,因副作用多而延宕治療。
乳癌化療常讓許多女性患者,因副作用多而延宕治療。

 

微脂體包覆 化療少副作用

事實上,化療是常用的乳癌治療方式,而化學治療的副作用主要是取決於所接受化學治療的藥物種類,且各副作用的嚴重性也會因人而異。一般而言,化療副作用容易出現感染、出血、貧血、頭髮脫落、食慾差、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其中Doxorubicin(小紅莓)是一種廣泛使用在乳癌治療中的化療藥物,除了一般常見的嘔吐、噁心、 黏膜組織發炎和脫髮之化療副作用外,也可能對心臟產生累積性的傷害,因而限制了這個藥物的多次使用。

化療藥新選擇 降心臟疾病

而如今已有許多方法可以改善這些缺點,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將它包覆在微脂體內,優點在於把毒性高的藥物包覆在微脂體中,除了增加藥物在血液中循環的時間,並可減低對正常組織的傷害,如噁心、掉髮等副作用,同時可降低對心臟的毒性。

因此,對於擔心外貌改變、或是有心臟疾病風險考量的女性乳癌患者,微脂體藥物是治療上不錯的選擇。總之,乳癌雖可怕,但只要早期發現並接受適當治療,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仍可以高達9成以上。因此,只要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積極治療,乳癌並非絕症!

 

 

 

 

 

原文請參閱: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1/38260

 

 
arrow
arrow

    基秘小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