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亞洲患者肺腺癌大規模測序完成

測序中國

undefined

來自華大基因研究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首次完成了對亞洲患者原發性及轉移性肺腺癌的大規模測序。研究成果發佈在2015年12月9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華大基因研究院的王俊(Jun Wang)研究員、Qiang Pan-Hammarström教授,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何建行(Jianxing He)教授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肺癌是全球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分為兩大類型: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分別占確診肺癌病例的85%和15%。肺腺癌是最常見的NSCLC組織學類型,在全球每年導致50多萬人死亡。儘管在手術、分子分型及靶向治療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肺腺癌的預後仍然不良,其原因可能歸結於:(1)疾病往往在晚期確診,此時惡性腫瘤已擴散到一些局部和遠端組織;(2)在近一半確診患者中缺乏已知可靶向的驅動基因;(3)腫瘤間及腫瘤內複雜的異質性;及(4)對轉移形成的機制認識不足,缺乏對應的治療方法。

以往的一些研究已確定了肺腺癌基因組景觀圖的特徵,鑒別出了許多潛在癌症驅動基因,並針對一些啟動的致癌基因如EGFR、ERBB2和BRAF,及與ALK、ROS1和RET相關的易位或融合開發出了靶向性療法。然而其中大部分的研究都主要將焦點放在從歐洲或北美患者處獲得的腫瘤樣本上,並且大多數樣本都是在疾病早期階段被收集。毫無疑問,考慮到肺腺癌快速增長的發病率,及不同種族人群之間潛在的遺傳異質性,對來自東亞人群的肺腺癌進行全面的基因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此外,確定晚期肺腺癌,尤其是具有對應轉移瘤的肺腺癌的遺傳特徵,不僅可以擴大肺癌變相關潛在癌症驅動基因的譜系,還能夠增進我們對轉移形成的認識,進一步指導轉移性肺腺癌的診斷和治療。近期的一項研究證實,在NSCLCs原發腫瘤和配對轉移瘤之間頻發體細胞基因變異呈高度一致性。這一初步的調查僅集中靶向了189個癌症相關基因,結果是受限的。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報告稱,對來自中國患者的335個原發肺腺癌和35個對應淋巴結轉移瘤進行了綜合基因組和轉錄組分析。總共鑒別出了13個顯著突變基因,包括最常見的突變基因TP53和一些新的突變靶基因如RHPN2、GLI3和MRC2。此外,在來自轉移瘤患者的腫瘤中顯著富集了TP53突變。一些調控細胞骨架重塑過程的基因也頻繁發生了改變,尤其是在轉移樣本中,IQGAP3高水準表達被確定為是不良預後的一個標記物。

新研究首次完成了亞洲患者肺腺癌的大規模測序,提供了原發性和轉移腫瘤的一張綜合突變景觀圖。這有可能為個體化治療奠定了基礎,並闡明了轉移性肺腺癌的分子發病機制。

參考文獻:Frequent alterations in cytoskeleton remodelling genes in primaryand metastatic lung adenocarcinomas

文章原題:華大基因、廣州醫科大Nature子刊發佈測序新成果

來源:生物通/何嬙

 

原文請參閱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YzMzAyNQ==&mid=401143277&idx=3&sn=ef25aa55b5e98913bf1e0f90418d12f4&scene=0#wechat_redirect

 

arrow
arrow

    基秘小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